湖南青年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世纪之初至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湖南进步青年在救亡图存的民主革命思想启迪和激荡下,通过集会结社、奔走呼号,外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反封建主义的统治,爆发了留日学生运动、抵制美货和公葬爱国志士除天华、姚洪业等爱国主义活动,为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立下了不朽功勋。
第二阶段为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五四时期,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一代湖湘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满腔热血投入民族救亡运动,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1921年1月13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不仅对湖南青年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全国的青年运动乃至整个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湖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的带领下,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反动当局进行了坚定的革命斗争,同时,积极参加土地革命,开展扩大红军运动和白色恐怖下的青年思想文化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湖南人民抗战到底、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在解放战争时期,湖南青年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运动不断深入,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达到高潮。湖南青年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给帝国主义和旧中国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为湖南的和平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阶段为湖南和平解放至文化大革命前夕。这一时期,湖南青年运动积极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渡,青年组织和青年工作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1949年11月1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1953年至1954年,湖南省学生联合会(1953年8月)、湖南省青年联合会(1954年6月)和中国少年先锋队湖南省工作委员会等青少年组织相继成立。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整修洞庭湖和修建京广复线等全省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中,广大青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精神面貌奋勇向前,争做贡献。这个阶段涌现了雷锋、罗盛教、欧阳海、戴碧容等一批优秀青年典型。
第四阶段为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湖南青年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工作处于无序和停滞状态,青年组织几乎完全瘫痪,青年从社会中接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五阶段为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今。这一阶段青年组织相继恢复健全,青年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在这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湖南共青团也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多年。十年动乱结束后,通过拨乱反正,湖南团的工作在恢复中发展。根据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决策,全省各级团组织确立了以育人为本,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带领1600万三湘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推进团的自身建设和体制改革,团的工作在适应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为推进全省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团组织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改革攻坚大局和经济建设全局,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深入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切实加强
团的自身建设,全省团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富有成效。团组织开展的“五讲四美"、“青年文明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中,全省2600万青少年踊跃参与,通过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科技支农、公益服务、社区援助等形式服务社会和人民。弘扬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近年来,团省委推出了富于湖南特色的“雷锋家乡学雷锋”主题活动,使全省百万青年志愿者在扶贫帮困、科技支农、公益服务等方面尽展风采。以刘志艳、刘立华、赵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富有时代特征的青少年典型脱颖而出,集中展示了三湘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希望工程成为我省共青团的名牌工作,全省累计筹资额2亿元,兴建希望小学900所,救助贫困学生20余万名,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近2000所,培训希望小学的骨干教师400余人,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进展顺利。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青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五小”竞赛、绝技绝活等多种提高青工技能的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岗位能手,提高了青工素质,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农村团组织以培养农村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为重点,通过创建乡村青年科技图书站、青年科技协会、举办各种致富技能培训班等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了农技知识的传播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学校团组织以提高学生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连续数年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和广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和支教扫盲等活动,既锻炼了广大青年学生,又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三湘四水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其他支教扫盲服务,经受实践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科技、文卫、体育、铁道、民航等战线和机关、区街的团组织,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带领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成才,建功成才,为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抢险救灾、维护稳定、重点工程建设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驻湘解放军的青年指战员、武警部队的青年官兵以及由各行各业团员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敢打硬仗、冲锋陷阵,谱写了当代三湘青年拼搏奉献的新篇章;青联、学联和青年协会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开展杰出青年评选表彰,推出了一批杰出青年人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取得成效,少先队工作以“跨世纪雏鹰行动"为主要载体,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广大少先队员苗壮成长。三是服务万村行动扎实有效。服务万村行动是共青团一项集服务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城乡联动、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于一体的重点工作。团省委针对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基本省情和基层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的现状,提出了“抓项目、建基地、强基础”,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全省农业产业化建设,近年来涌现出怀化万亩共青林场、双峰县锁石镇青年科技服务所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的团办项目和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底,全省各级团组织已领办科技推广项目172个,创建项目基地268个,创办科技实体1500个。四是团的自身建设在适应形势变化中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抓住省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利时机,团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找到了一条以党建带团建、机关与基层联动、城乡结对扶持的新路子。各级共青团组织在管理体制、活动方式、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工作职能更加明确,物质依托进一步增强,服务青年力度加大。为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各级团组织在团的管理体制、活动方式、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抓机制化运作、事业化推进入手,不断增强团组织的物质依托,努力推动团的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事业化方向发展。团员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广大团干部在实践中成长,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现在全省已拥有330万团员,13万个基层团组织,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正日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